而在现代社会中,从家庭到学校,儒家教育都没有寄身之处。
因此对于黄宗羲来说,学问一道,应以实学为本,而不能被那些玄虚的说辞困扰。在此基础上,他也建构起了自己的实学体系,推动了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发展。
《明夷待访录》除去题辞之外,共计23篇,可以从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比如他对君臣关系、宰相的意义、郡县与封建的关系、选拔人才的制度等问题之思考,都充满了现实感,十分重视对于真实制度优劣造成的后果的分析。明代大儒王阳明重新激发了来自孟子的良知概念的活力。在现实中恢复故国的希望彻底破灭之后,反而使得他能够从实际抗清的奔波中跳脱出来,抽离具体历史场景,冷静反思故国因何而亡的道理。一旦人性难以改变,理学家们就往往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了。
这三篇是为接下来的制度建构做出理论准备。因为思想的发展往往有其自身的逻辑,转向内在的道路一旦开启,就会愈行愈远。程颢认为性是使万物流形,各正性命的存在,其通于人与物而言。
关于这个节节贯穿的条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这导致人们对程颢仁学的理解和解释仍然不够深入、全面。程颢称满腔子是恻隐之心人与天地一物也39,就是说仁作为本真的存在贯通人与天地万物。在宋明理学家中,程颢最早关注并揭示了自然的内涵,更以自然概念贯通本体论、人性论与工夫论。[15]从本体论上讲,性表现为生,这个生不是自然生命,而是天地生生不已之德。
32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4页。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
总之,程颢的仁体即为觉体,其以明觉的作用实现了人与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42]这并不是说不同事物有参差不同的理,而是说天所产生的任何存在都具备了完全的理,都是一个绝对的天理的体现[43]。这种内在的体验,就是明觉的作用。在程颢的仁学体系中,生生思想传统的体与用都已具足,并通过自然衔接为一体。
盖明觉发用之际,主客、物我不作内外之分,而纯为一体之仁的真实显现。仁是天地之心,也就是生生之体,它决定了宇宙之间万物的生生流行。冯友兰也指出,程颢论仁的特点就在于他认识到宇宙乃一生之大流,乃一大仁。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58、2444页。
比如,杨泽波提出生生伦理学概念,并以这一概念为线索梳理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谱系。人通过明觉认识到,万物不是隔绝于主体之外的存在,而是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生命对象。
27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81页。79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07、121-122页。
尽管牛马之性与人性不同,但牛马与人皆能按照本性去发挥和创造。对此,杨泽波教授从道德根据与道德境界两方面证明了道德与自然的统一性,这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启示。朱熹尝质疑识仁之不可行。陈来也指出,仁体以其内在的生气贯通于万物之中,这个气是将一切存在物贯通为一的基本介质[81]。59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页。82 陈来:《仁学视野中的万物一体论(上)》,《河北学刊》2016年第3期,第2页。
作为仁心的自觉呈现,明觉完全是自然的,故谓勿忘勿助长之间,正当处也[55]。第三,仁之生气构成万物一体的基础和条件。
道通过阴阳互动而创生万物,其特点是生生不息、自然发用,故道为生成之道,亦为自然之道。20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5页。
事实上,冯先生的说法非就心论,实就仁言。成之者性也,成却待佗万物自成其性须得。
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 注释1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5页。比如,一些学者看到告子云‘生之谓性则可[13],便认为程颢的人性论近于告子性无善恶说。程颢还看到,万物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无声无臭的自然过程,所以生生为仁体的自然流行。
21 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1页。韦政通指出,程颢对传统儒学中的爱曰仁一义作出了境界论意义上的发挥,而这正是程颢思想一以贯之的精神[3]。
把捉不定就是私意掺杂其中,有所执着、造作,未能做到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从用的方面看,万物的生长、发育、转化,都具有自然的特点。
程颢又谓观鸡雏可观仁[38],盖因鸡雏为新生之物,体现了宇宙生命的健动不息。性与天理皆为自然之存在,程颢以性之自然与天理之自然阐发仁之自然,将仁视为合人道与天道为一的自然本体,同时也将识仁作为体仁的自然工夫。
医家言四体不仁,最能体仁之名也。[63]仁是四肢不仁之仁,不仁是不识痛痒,仁是识痛痒。尽管人有善有恶,但是本然之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恶发生的可能性,故善恶皆为人性的自然状态。不会得时,只是弄精神。
43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0页。盖把持之存,终是人为。
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程颢论一体之仁,不仅以觉言,亦以生言:‘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程颢强调循理,也就是随顺自然。进入专题: 明觉 生生 程颢 仁学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